聯合國將2025年定為「國際量子科學技術年」,彰顯量子科學的重要性及其對全球變革可帶來的影響力。今年,是亞洲量子資訊科學會議25周年,會議首次落戶香港,由香港大學主辦。
為期五天的第25屆亞洲量子資訊科學會議(AQIS’25)由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轄下的量子資訊和計算計劃與香港量子研究院聯合主辦,並與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香港分部合作舉辦。
八月上旬,逾400名來自世界各地和本地的專家與研究人員聚首一堂,探討量子物理、計算機科學、數學及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前沿發展。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幕致辭中強調,從歐洲、美國到中國,量子科研正在全球迅速發展,而港大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橋頭堡,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張教授補充:「量子力學曾被視作科幻小說題材,如今已變成高端產業的基石。科學進步有賴交流與合作,亞洲正崛起成為量子科學的重要力量,而港大正處於這力量的前沿。」
參與會議的400名頂尖科研人員來自多所知名學府,包括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劍橋大學、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日本東京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緊貼科技發展的企業如摩根大通等亦與會交流專業見解。
作為亞洲區量子資訊處理、通訊與密碼學領域的旗艦會議,AQIS’25一如既往地內容豐富,由尖端領袖的專題演講、深度探討科技環節,及量子基礎理論、運算、保密通訊等跨領域互動交流,深具啟發性。
會議委員會成員之一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Ravi Ramanathan教授對會議成果深感欣喜:「是次會議收集了300至400篇質素極高的論文。量子科學領域的許多重要學者均親身來港出席,有幸見到會議帶來的各類高質交流。」
港大除作為主辦單位,亦主導多個範疇的討論。港大量子資訊、計算與智慧實驗室創辦人Giulio Chiribella教授是其中一位國際知名講者,他表示:「AQIS是全球量子資訊領域備受矚目的盛事,首次在香港舉行,對我們意義重大。量子科學是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我們正共同探索其未來發展。」
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楊宇翔教授是另一位會議核心人物,其量子感測研究正不斷突破測量精密度的極限,他對與相同領域的與會者交流,深感滿足:「會議中好幾個關於量子感測的演講與分享,是量子科學耀眼的發展方向。」
量子科學已逐步由實驗室走出更廣濶的應用場景,港大將續續為這門學術締造未來。是次主辦AQIS固然是一個里程碑,也意味著香港有實力在全球科技創新中擔當領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