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每年主辦「香港十大傑出大專學生選舉」,以發掘、表揚及培育具潛質、心繫社會及關心祖國未來發展的大專學生,藉以鼓勵及啟發更多學生為社會作出貢獻。2025年度頒獎典禮剛於9月13日舉行,兩名港大學生——譚潔薇同學(Cherry)和林皓弘同學(Harold)在一眾獲提名的大專生中脫穎而出,獲選本年度香港十大傑出大專學生。
應屆文理學士畢業生Cherry主修跨學科研究和音樂,她自兩歲開始學習鋼琴,歷年於大大小小的本地及國際鋼琴比賽摘下不少獎項。直至去年,Cherry在賽馬會善寧之家作義務演奏,領略到比起演奏和比賽,音樂更能影響生命,甚至為臨終病人帶來慰藉。她表示:「我由一位鋼琴演奏家,轉變成為積極倡導跨學科學習、生死教育和精神健康的推廣者。」Cherry亦因而得到啟發,加入善寧會的籌款團隊當實習生,參與策劃多項別開生面的籌募活動。
跨學科的學習思維,也推動了Cherry和大學朋友共同創辦初創企業Empath,透過人工智能進行言語和音樂互動,幫助解決老人孤獨問題。她分享道:「我亦正在發展一所名為『Ivories』的初創企業,希望將音樂與生死教育、精神健康和人工智能科技結合,透過音樂為病人帶來安慰和快樂。我現正研究如何透過人工智能和科技元素,擴闊音樂的治癒力量,幫助臨終病人和照顧者保持精神健康。」
展望未來,Cherry希望能夠結合自己在音樂、生死教育、跨學科學習、初創等多方面的經驗,積極參與多項倡議活動,激勵更多年輕人追求夢想,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剛於建築學院畢業的Harold從小熱衷在城市中穿梭和參與社區服務,後來入讀建築學院,讓他與自己熱愛的香港,建立更深厚的情感。他表示: 「我相信城市從來不是只有道路和建築,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大學期間,Harold先後在建築署社區設計比賽、樂齡實驗室城市提案等項目獲獎,更在陳廷驊基金會支持下,與同學創辦了「Mapcraft」社區地圖項目。他娓娓道來背後的理念:「此項目一方面為自閉症學童提供展現才能的平台,另一方面與街坊共創跨代共融社區地圖。長遠而言,我希望為更多地區創作特色地圖,讓地圖成為幸福感與社區連結的載體 。」
Harold現於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擔任城市規劃培訓生,協助東南亞多個城市規劃社區設施及公共交通系統。對學術研究深感興趣的Harold,計劃回港後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投身學術界,以城市學者的專業知識,結合城市規劃與社會創新,推動城市邁向更平等、更共融、更可持續的未來。他表示:「無論在研究、教學或社區工作中,我都希望與各界合作,連結人與城市,啟發更多人關心社區,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