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

广西客家村建设教育文化中心兼改善食水卫生

港大明德工程再膺国际殊荣
Duli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entre

客家村落独岭村,坐落于广西翠绿山峦之间,三千居民传承先祖文化,与环境共生。这条宁静的山村,每年雨水充沛,却也饱受缺乏卫生可靠食水的困扰。香港大学明德工程来到独岭,为居民建设教育文化中心,为村落带来新貌,同时兼为村民改善淡水资源,接连获得两个国际建筑奖项。

明德工程成立 22 年来,多次获得国际奖项,今次这个项目刚荣获2025年度国际Architizer A+ Awards颁发的 ‘概念组 — 建筑+社区’ 类别评审团大奖,并入围 ‘概念组 — 建筑+在地主义’、‘概念组 — 建筑+公益’ 及 ‘建成组 — 可持续文化建筑’ 三项类别的最终入围名单。去年底,项目已获颁美国建筑大师奖(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教育建筑类别奖项。

港大工程学院于2003年创立明德工程,致力推动师生义务到内地偏远地区兴建校舍、宿舍、衞生间以至桥梁,从而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并改善学童的学习环境,而港大学生则可以善用其专业知识服务社群,从中获取难能可贵的学习体验。

Architizer A+ Award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建筑及空间设计奖项,致力推动大众欣赏杰出的建筑项目,并表扬成就卓越建筑的设计师。港大工程学院院长David Srolovitz教授表示:“获奖项目体现了港大工程学院的核心价值,包括跨学科协作、实践应用,以及为社会创造正面影响等。这两个国际奖项既肯定了建筑的美感,更表彰背后支撑设计的工程创新。”

独岭教育文化中心由建筑师李雅瑛设计,并得力于港大师生校友、当地政府及村民的积极投入,和利希慎基金鼎力支持。项目伊始便肩负解决独岭村的迫切需求及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的双重使命。李雅瑛阐释道:“我们的设计理念植根于可持续发展与尊重文化传统,目标是克服村庄现实环境的困扰,转型为孩童可以安全学习,村民有相聚和交流空间,为村庄带来新面貌。”

项目分两阶段进行:首阶段加固原有的校舍结构,着力解决校园过往环境卫生欠佳而衍生的健康问题,引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卫生设备;第二阶段建设新幼儿园与文化中心,采用阶梯式屋顶收集雨水至莲花池及地下循环系统,将充盈的雨水变为可靠的淡水资源。

李雅瑛解说道:“客家文化中 ‘水’ 有很重要的的文化含意,莲花池在这个项目中,既是一个实用的储水设施,亦寓意教育传承。建筑内的空间运用,强调开放、灵活及与自然融合,促进学习、游戏及社区互动,同时让使用者按需要灵活运用场境。”

回顾这一趟历程,团队成员均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背后的理念。李雅瑛形容,建筑的真谛在于对人性、同理心与文化掌握得宜。建筑环境可以加深族群的凝聚力,可以冲破地理环境及文化的局限;善用建筑空间,更可增进人们之间的互信和理解,展现出更美好的精䄂面貌。

相关文章

香港大学五所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授牌,标志着港大一个重要里程碑,大学将继续致力为国内外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著名化学学者施启正教授上月履新出任香港大学副校长(教学),他的理念是无论科技如何渗透生活每一个环节,大学教育的使命仍必须为激发学生的最佳潜能。
2025年为联合国 ‘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 ,全球各地的专家与研究人员汇聚香港大学,出席第25届亚洲量子资讯科学会议。
HKU WeChat